福州三寶之一的福州紙傘 雨傘像柴、米、油、鹽一樣,是過去福州人居家、出行少不了物件,這便成就了福州曾經興盛一時的紙傘業。清末民國時,福州市紙傘作坊號稱有300多家,以致《福州史誌》記載:“福州洋中亭一帶,每隔幾米,便有一家傘店。” 至上世紀30年代,福州與浙江溫州、廣東佛山並稱中國“三大傘市”,而在此之前,福州紙傘已大量出口。1915年,福州紙傘參展美國巴拿馬世博會,獲得銀獎;1933年,福州紙傘又在美國芝加哥世博會上獲得優秀獎。 千年前江浙工藝入閩 《福州史誌》記載,唐至五代時期,河南人王審知率兵南下入閩建立閩國,制傘工藝也由中原的江浙地區流入福州,距今已逾千年。 據傳,當初由開閩王王審知帶來的油布傘是直柄式,傘身粗大,但能遮雨禦日,可用多年不壞。後來閩清生產的油布傘、油紙傘的樣式大多來源於江浙地區的樣本,工藝上又有了改進,油漿足厚,可經得起烈日暴曬,不怕暴雨打擊。 經過宋、元、明幾百年的更新換代,福州紙傘一枝獨秀,得到快速發展。由於取材優異,精工細作,式樣美觀,攜帶方便,福州紙傘不僅在國內深受顧客歡迎,還出口遠銷國外。 清時,乾隆四十八年(公元1783年),福州雨傘出口量僅次於布匹、瓷器,而居第三位。晚清至民初,福州府全城傘店大小共300家,1920-1937年,最高年份銷量達30萬把,最低年份也有十幾萬,其中70%銷往中國香港、南洋以及歐洲,30%銷往鄰省和北方各縣市。 據“楊常利”傘業的後人楊斌先生回憶,當年福州雨傘商號屬於廠商級規模的大戶,只有“楊常利”和“富貴”兩家,專門制售綢傘和各種紙傘;中等規模的有陳世泰、林新利、潘忠明等十余家,專制全料傘,有時也制上等紙傘;小戶約有200多家。 “傳統制傘,分制傘骨、制傘、傘頭、傘柄、繪花等部分,五部藝各自獨立,分工合作,互相依存,一個人若能完成其中之一即為‘全藝’。”楊斌介紹,新中國成立前專門制售制傘原料的專業戶,多在福州市北郊、義中、古城、南港、陳厝等地,其中做傘柄的十戶,做傘紙的六戶,做傘頭的三戶,做傘軌的二戶,做傘環的一戶;在福州紙傘產業中,制傘骨技術最棒的當數後洲幫,制傘柄最好的則是洋中亭王依犬家,傘畫師很多,佼佼者有程家寶、劉夢秋、林永欽等人;而專門盤售雨傘的商號還有潘永泰、魏大妹兩家。 福州三寶之一的福州紙傘 IC 資料 五年以上老竹做傘骨 清末民初,福州的制傘業進入了繁榮期,其中以中亭街上的“楊常利”傘店最為著名。 據記載,“楊常利”傘號為福州人楊大坤創於清嘉慶年間,店址在中亭街。該店生產的紙傘晴雨兼宜,能遮擋盛夏的炎炎烈日而不發泡、不爆裂,傾盆大雨沖淋一小時亦不脫骨,不漏水,傘面的繪畫圖案色澤不變。 有人曾經做過試驗,“楊常利”紙傘經1170次的反復收撐不起頂、不斷線、不裂槽,經五級逆風吹20分鐘,傘柄不折、傘骨完好。因此,該牌紙傘被譽為全國雨傘的冠軍。在辛亥革命後的抵制日貨運動中,廣大的福州市民把傳統的福州油紙傘稱為“國傘”,大力提倡使用,以抵制鐵骨布面的“洋傘”。 楊斌回憶,“楊常利”紙傘選料考究,做工精細。傘骨要選用閩北特產五年以上的青山老竹做傘骨,傘面要選用本省特制的棉紙,一把雨傘要經過8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。“楊常利”傘店在選料、上油、繪花等三道工序上形成自己獨特的工藝風格,即選料精,上油膩,繪花雅。 “楊常利”的“雙喜牌”紙傘在民國時遠銷南洋各地。1915年,“楊常利”紙傘參加巴拿馬世博會,榮獲銀獎。1933年,“楊常利”紙傘又與其他福州紙傘一起參展了美國芝加哥世博會,獲優秀獎。 1955年,“楊常利”傘坊並入國營福州傘廠後,又維持了二三十年的輝煌。到上世紀80年代,福州傘廠職工曾多達1800多人,月產紙傘10萬把,產品依然大量出口中國港澳、歐美等地。 據說,1982年初夏,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到香港時,手中擎一把精致、漂亮的福州生產的小花傘。第二天經媒體報道後,香港超市百貨貨櫃上的福州花傘被一搶而空。 紙傘作坊煥新生機 上世紀90年代前後,在便利、實惠的尼龍折疊傘的沖擊下,被譽為“福州三寶”之一的福州紙傘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,國營的福州傘廠也於1996年宣布解散。 如今,福州紙傘已經不再是福州人出行必備的物品,轉而作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被人們賞玩、收藏。 雖然福州城內大規模的紙傘廠已經銷聲匿跡,為數不多的幾個紙傘工藝品作坊仍然堅持著傳統,陳東生的東順工藝品廠就是其中之一。 1996年,國營的福州傘廠倒閉,曾經的傘廠技術骨幹、車間主任陳東生“拉”起一幫同事,重組了這間只有十多人的小廠,繼續生產工藝紙傘。“談不上什麽理想,只希望有上千年歷史的福州紙傘工藝不要在我們手裏消失。”陳東生希望,福州紙傘不要失傳,他也一直在努力將福州紙傘朝手工藝品方向發展。 現在的工藝紙傘品種也不少,主要有花傘、明油傘、絲棉紙傘、藍綠硼傘、雙層花傘、絹印彩畫花傘、絹印套色童傘等等,既有實用價值,又有裝飾觀賞效果。生產者們還根據市場的需求,生產出度假時用的沙灘情侶傘、跳舞時用的舞傘,茶道表演時用的番傘等新品種,人物、山水、花鳥等傘面花色繁多、美輪美奐,而且工藝進一步提高。 “從工藝上看,我們繼承了傳統的紙傘工藝,還把紙傘的技術提到一個很高的水平;只希望市場和消費者能夠更多地接受我們,給福州紙傘一席容身之地。”被稱為福州紙傘“最後守護者”的陳東生和他的同事們仍然滿懷希望。 市場需要傳統工藝,福州紙傘深受日本花嫁喜娘的喜愛,目前已經穩占日本紙傘市場70%以上的份額。福州人也依然留戀著傳統工藝,每逢陰雨天,福州的大街小巷便“盛開”著五彩繽紛的花傘,紙傘那特有的桐油香味兒便又飄散在空氣中。 福州有一句俗語稱“包袱傘”,當年福州每一位評話先生在臺上說書,每說到書中人物清晨外出時,總要念白這樣一段通語:“金雞三唱,天色黎明,打了湯水,洗了手面(臉),吃了早墊(飯),掏了包袱傘,拜別店家起身行。” 16世紀中國傘才傳入歐洲,為何遭車夫攻擊? 傘,古時寫作“繖”,《傘物幻原》載雲:“六韜曰:天雨不張蓋幔,周初事也。”通俗文曰:“張帛避雨,謂之蓋,蓋即雨傘之用,三代已有也”,《孔子家語》載:“孔子將行,命從者持蓋”,說明中華傘史已達四千年之久。 中國是傘的故鄉,傘相傳為大禹之妻所發明;但也有傳說是由魯班的妻子雲氏發明。 最初的雨傘是南方人用竹葉和竹骨編造的,在發明紙和布之後才出現紙傘和布傘(含綢布傘)。油紙傘則出現於南北朝,《玉屑》有記:“元魏時,魏人以竹碎分並油紙造成傘,便於步行”。 傘,由“華蓋”沿革為傘之稱謂,始見於唐李延壽著的《南史》一書,在封建年代,“羅傘”,置在達官貴胄的頭上,昭示官位與級別,此種傘的材質皆為上等織錦,而民用之傘一般用紙傘。 唐朝時,傘在長安及各州縣街市上開始盛行,同時傳入東瀛(日本)。16世紀,中國傘才傳入歐洲。據說,當時英國人納斯·韓威到中國旅行,帶回一把絲布傘回國,當他打傘出現倫敦街頭時,遭到車夫的攻擊,因為有了傘,下雨出行時馬車無人乘坐了。不久,中國傘風靡歐洲大陸,成了女人必不可少的裝飾品。 【世博會榮譽榜】·福州紙傘 作為福州三寶之一,福州紙傘歷史距今已逾千年。這種傘選材考究,需經過上油繪花等工序,烈日暴雨下不發泡、不爆裂、不脫骨、不漏水。在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、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,福州的“楊常利”紙傘獲獎。 |